雾霾除了影响空气能见度,更严峻的是对身体健康的损害.PM10的细粒子可以进入呼吸道引起哮喘,PM2.5的细粒子还可以穿过肺泡进入人体永久停留,造成肺部积尘和肺纤维化.
人们已经意识到,管理雾霾天气,需要从大气污染物减排这个源头下手,走综合管理的路子.
2012年10月29日,环境保护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联合发布的《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"十二五"规划》提出,要深化大气污染管理,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,包括管理二氧化硫、产业烟粉尘、有毒废气、机动车尾气、扬尘等造成的大气污染.
一个月之后,11月29日,杭州市政府也出台了《杭州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》.根据这一方案,到2016年,全市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将基本形成,多种污染物联合减排效果明显,空气优良天数显著增加,雾霾天气减少,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.
营造"风走廊" 能缓解雾霾天气的发生
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,专家从不同角度,提出了管理雾霾天气的新思路.
去年12月13日,第二届城市学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.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会上提到,上海在规划建设浦东新区时,特地留出了"风走廊",让风能通透穿过,所以雾霾天气就比较少.
所谓"风走廊",也称作透风廊道,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,(杭州天气预报一周 www.hangzhoutianqi114.com)专门留出的狭长透风管道.通过"风走廊",可将市郊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城市,市区内的原空气与新鲜空气经湿热混合之后,在风压的作用下导出市区,从而使城市大气轮回良性运转.
"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,有意识地营造出一条'风走廊',可以缓解雾霾天气的发生,减少热岛效应的产生."徐匡迪说.
规划专家解释说,营造"透风廊道",需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数目,在高楼林立的地方留出"大缺口",让城市像人一样拥有"出气口".
据了解,去年,武汉市在海内率先启动《城市风道规划治理研究》的编制工作,利用天气数据、地舆地貌信息、规划和土地利用信息等,对武汉市风道基础前提进行定量分析,建立武汉市风道评价体系,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市风道总体布局初步设想.